核心技术
塔式双转子高端混炼技术
塔式双转子高端混炼技术针对中间膜的特定功能需求,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精确改性处理,从而显著提升膜材的物理性能,如韧性、耐候性和弹性模量。这一技术可以通过优化分子链结构分布,有效提升中间膜的力学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而满足各类高性能应用需求。
纳米微分技术
纳米微分技术能够将高分子树脂的多功能化微粒和辅助元素实现高度均匀分散,从而显著提升中间膜的功能表现及质量稳定性。纳米级的分散技术能够优化材料的分子结构,确保各类助剂在微观层面精确分布,从而有效提升膜材的抗老化、耐冲击和光学性能,实现更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
附着力调整技术
附着力调整技术确保产品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依然具备卓越的粘结效果,并且在低至80℃的温度下即可实现优异的粘结性能。通过分子层面优化粘结剂的结构分布,此技术有效提高了材料在高湿度、极寒或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使其成为各种极端气候下的可靠选择,显著提升使用灵活性和粘结效率。
科研能力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木箱

车间团队

仓库 4
质量检测
我们的产品通过一系列高精度仪器的严格测试,以确保在各种使用环境中表现卓越:
万能测试仪
用于测试材料在拉伸或撕裂条件下的最大承受力和延展性。
符合GB/T 1040.1-2018,GB/T 1040.4-2006和GB/T 529-2008的测试设备,在23±2°C环境中放置至少24小时,以50±5mm/min的速度测试,进行拉伸至撕裂。
拉伸强度≥34 MPa;撕裂强度>120 kN/m;断裂伸长率>225%。

紫外线加速老化测试仪
通过紫外线辐射加速测试材料的耐老化性能。
按GB/T 5137.3-2020,试样在45±5C条件下辐射200小时后测试透射比变化。
耐辐照性:200小时后可见光透射比相对减少率≤3%,无显著变色气泡及浑浊现象。

恒温恒湿测试机
控制温湿度环境,用于精确模拟材料在高温下的收缩行为。
记录初始长度,将试样玻璃置于撒有滑石粉的托盘中,在70±1°C烘箱中加热1小时,在室温下冷却后重新测量长度,按公式计算热收缩率。
热收缩率≤3%

透光率测试仪
测试材料对可见光的透过能力,用于评估透明度。
按JC/T 2128-2012和GB/T 2680测试。
可见光透射比≥86%

雾度测试仪
测量材料的光散射程度,评估材料的视觉清晰度。
测量每片试样的3个随机点,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雾度:≤0.5%

水煮测试箱
模拟高温浸水环境,用于检测材料的水分含量和耐热性能。
将玻璃试样在140°C下测试,并记录平均含水率;在65±3°C的温水中预热试样3分钟,然后垂直浸入98-100°C沸水中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目测是否有缺陷。
含水率≤0.2%;耐热性边缘缺胶≤5 mm,超出边部12mm内无气泡或变色。

敲击试验装置
用锤子敲击测试材料的冲击破碎表现,评估其安全性和防护性能。
用454g铁锤均匀敲击玻璃表面,直到玻璃完全破碎。
敲击值:≥7

破坏后刚性试验机
测试材料在破坏后的变形程度和刚性保持能力,评估其结构完整性。
安装玻璃试样,记录初始高度,敲击玻璃角部使其破坏,保持8小时后测量下降高度差。
破坏后残余强度 0.76 mm厚度最前端下降距离<12 cm; 0.89 mm厚度最前端下降距离<12 cm; 1.14 mm厚度最前端下降距离<10 cm;
